91情侣在线精品国产-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91全网在线观看国产-91热爆-91热爆在线-91热爆在线精品

首頁 > 新聞中心

器審中心官網發布4項醫療器械注冊審查指導原則

image.png

為進一步規范部分有源醫療器械的注冊申報和技術審評,國家藥監局器審中心組織制訂了《角膜地形圖儀注冊審查指導原則》等4項注冊審查指導原則,現予發布。

特此通告。


附件目錄

1. 角膜地形圖儀注冊審查指導原則

2. 腹腔內窺鏡手術系統注冊審查指導原則第2部分:動物試驗決策判定和要求

3. 腹腔內窺鏡手術系統注冊審查指導原則第3部分:三維內窺鏡

4. 醫療器械光輻射安全注冊審查指導原則



角膜地形圖儀注冊審查指導原則


本指導原則旨在為技術審評部門審評角膜地形圖儀注冊申報資料提供參考,同時也用于指導注冊申請人對申報資料的準備及撰寫。

本指導原則是對角膜地形圖儀的一般要求,注冊申請人應依據產品的具體特性確定其中內容是否適用,若不適用,需具體闡述理由及相應的科學依據,并依據產品的具體特性對注冊申報資料的內容進行充實和細化。

本指導原則是供注冊申請人和審評人員使用的指導文件,不涉及注冊審批等行政事項,亦不作為法規強制執行,如有能夠滿足法規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應提供詳細的研究資料和驗證資料。應在遵循相關法規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導原則。

本指導原則是在現行法規、標準體系及當前認知水平下制定的,隨著法規、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本指導原則相關內容也將適時進行調整。

一、適用范圍


本指導原則適用于通過非接觸方式,利用光學成像/測量的工作原理,獲得角膜表面形狀的設備。根據2017版《醫療器械分類目錄》,該類設備按第二類醫療器械管理,涵蓋分類編碼為16-04-12的適用產品。利用光學原理獲得角膜表面形狀的其他醫療器械可參考本指導原則的適用部分。

二、注冊審查要點


(一)監管信息

1.產品名稱

按照《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規則》的要求,并參考《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指導原則》《眼科器械通用名稱命名指導原則》,產品通用名稱由核心詞和特征詞組成,通常可命名為角膜地形圖儀、角膜地形圖系統等,若可以獲得多個生物學參數的設備,可增加相應特征詞。

2.注冊單元劃分

注冊單元劃分應重點考慮工作原理、適用范圍的差異,不同成像/測量原理(光路設計)和適用范圍的應劃分為不同的注冊單元。如:(1)通過分析角膜表面反射的Placido環圖像測量角膜表面形狀的設備與通過分析角膜表面多個光學截面測量角膜表面形狀的角膜地形圖儀應劃分為不同的注冊單元。(2)獲得角膜表面形狀及其它多種眼科生物學參數(光路設計差異導致的)的角膜地形圖設備與僅獲得角膜表面形狀的設備應劃分為不同的注冊單元。

(二)綜述資料

1.概述

產品結構組成主要包括主機、電源及軟件組件等。應詳細描述產品結構組成(含配合使用的附件)、主要功能及其組成部件(關鍵組件和軟件)的功能,產品圖示(含標識、接口、操控面板、應用部分等細節)。含有多個組成部分的,應說明其連接或組裝關系。對于存在多種型號規格的申報產品,可采用對比表及帶有說明性文字的圖片、圖表,描述各種型號規格的結構組成(或配置)、功能、產品特征和運行模式、技術參數等內容。應詳細描述結構組成或配置的差異,不同型號之間主要功能的差異;若申報產品同時具備測量分析軟件的也應描述配備的操作系統及支持具備處理數據、分析成像功能的軟件運行環境。

2.工作原理

應結合光路設計示意圖說明產品的關鍵元器件,詳述產品所采用的光學成像技術/原理。應詳細描述申報產品適用范圍中測量角膜表面形狀的工作原理。若產品還能獲得其它生物學參數,也應詳細描述如何獲得各參數的數值。

3.與其他同類產品的區別

應提供同品種對比產品(在國、內外已上市產品)或前代產品的信息,并闡述申請注冊的產品開發的背景和目的。對于同類產品,需說明作為研究開發所參照的理由。應詳細描述申請注冊產品和參照產品的差異,應列表描述包括結構組成、工作原理、測量參數及其他功能等。

4.適用范圍

應當明確產品在醫療機構使用。應反映申報產品的測量/成像原理。如,適用范圍可表述為測量眼角膜曲率分布。若有其它測量參數的也應描述,如前房容積、角膜厚度等。

5.預期使用環境

預期使用環境的信息應當明確該產品預期使用的地點,還應明確可能影響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壓力、移動、振動、海拔等。

6.不良事件和召回

不良事件和召回應當以列表形式分別對申報產品上市后發生的不良事件、召回的發生時間以及每一種情況下注冊申請人采取的處理和解決方案,包括主動控制產品風險的措施,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技術機構報告的情況,相關部門的調查處理情況等進行描述。同時,應當對上述不良事件、召回進行分析評價,闡明不良事件、召回發生的原因并對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影響予以說明。若不良事件、召回數量大,應當根據事件類型總結每個類型涉及的數量。若不涉及應提交說明。

7.其他

提供整機的外包裝及內部各組件的包裝情況。明確與其配合使用的裝置及其他附件等,說明其連接方式,提供配合使用裝置的注冊證信息(若有)。應說明不適宜應用的某些疾病、情況或特定的人群(若有)。

(三)產品風險管理資料

測量設備主要的風險包括能量危害、生物學危害、環境危害、與使用有關的危害、功能失效及老化有關的危害等,應按照GB/T 42062《醫療器械風險管理對醫療器械的應用》的要求說明產品在設計、原材料、生產加工、包裝、運輸、貯存、使用等生命周期內各個環節的安全特征,從生物學危害、環境危害、有關使用的危害、因功能失效、老化及存儲不當引起的危害等方面,對產品進行全面的風險分析,并詳述所采取的風險控制措施及驗證結果,必要時需引用檢測和評價性報告。對每種可能涉及的危害識別評估,為降低風險所執行風險控制,剩余風險的可接受性評定,產品受益相比綜合評價,并形成產品上市前對其風險管理活動進行全面評審所形成的風險管理報告,此報告旨在說明并承諾風險管理計劃已被恰當地實施,并經過驗證后判定綜合剩余風險是可接受的。

(四)安全和性能的基本原則

應明確申報產品對《醫療器械安全和性能的基本原則》(附件1)中各項要求的適用性。對于不適用的要求,應當逐項說明不適用的理由。對于適用要求,應逐項說明為符合要求所采用的方法,以及證明其符合性的文件。關于證明各項要求符合性的文件,如果包含在產品注冊申報資料中,應當說明其在申報資料中的具體位置。對于未包含在產品注冊申報資料中的文件,應當注明該證據文件名稱及其在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中的編號。

(五)產品技術要求及檢驗報告

1.產品技術要求

注冊申請人應按照《醫療器械產品技術要求編寫指導原則》編寫產品技術要求,結合申報產品的特點設置條款。

產品技術要求應明確產品規格型號及劃分說明,要注明軟件發布版本、軟件版本命名規則,其中軟件版本命名規則應與質量管理體系保持一致。

產品性能指標應能反映出申報產品適用范圍中各測量參數的要求及測試方法。除應符合行業標準YY/T 0787的要求外,還應明確光源性能、測量頭位移調節范圍和測量性能等。光源的性能要求至少包括設備所有光源(成像光源、照明光源、固視光源等)的波長、允差和輻射功率,測量的性能要求至少包括測量范圍、允差、重復性等。

軟件功能及網絡安全可根據產品的實際情況編寫。

還應根據申報產品的工作原理明確產品的實際特征,如Placido氏盤的環數及測量點數或光學截面圖片的數量及測量角度等。

電氣安全應符合GB 9706.1的要求;電磁兼容應符合YY9706.102的要求;激光光源還應符合GB 7247.1的要求。

2.檢驗報告

注冊申請人應提供產品檢驗報告,產品檢驗報告應符合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要求,可以是醫療器械注冊申請人的自檢報告,也可以是委托具有醫療器械檢驗資質的醫療器械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

檢驗報告提供軟件版本界面照片或列明軟件版本信息,有用戶界面的軟件體現軟件發布版本、軟件完整版本,無用戶界面的軟件體現軟件完整版本。

檢驗產品典型性:同一注冊單元選擇結構最復雜、功能最多、技術指標最高的型號進行性能和電氣安全檢測。如果檢測一個型號不能覆蓋其他型號的全部性能功能,則可對其他型號不能覆蓋的部分進行差異檢測。應至少分析光路設計、光源的差異、功能/適用范圍的差異等。

(六)研究資料

1.產品性能研究

性能指標確定的依據應根據產品的工作原理、作用機理描述設計輸入來源以及臨床意義,明確申報產品所采用的標準或方法、采用的原因及理論基礎。

適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中,如果有不適用的條款,也應將不適用的條款及理由予以說明。如,角膜曲率可參考GB38455,角膜形狀可參考YY/T 0787。應關注標準中是否給出了具體的數值,對于未給出具體要求的,注冊申請人應說明申報產品功能性指標確定的依據。

注冊申請人應根據申報產品的工作原理、測量原理合理制定性能參數。確定依據不能籠統地描述為“依據產品特點”、“依據臨床需求確定”,應詳細說明是產品的什么特點,何種臨床需求。對于參考同類產品確定的,應提供同類產品的相關資料。多光源的設備還應分別說明各光源參數設定的依據。

申報產品預期與其他醫療器械、非醫療器械產品聯合使用實現同一預期用途,還應提供證明聯合使用安全有效的研究資料,包括互聯基本信息(連接類型、接口、協議、最低性能)、聯合使用風險及控制措施、聯合使用上的限制,兼容性研究等。

申報產品若同時具備其他測量/成像功能等,應提交詳細資料說明工作原理和作用機理并提交相應的驗證資料。

2.軟件及網絡安全研究

產品結構組成中若包含作為醫療器械組成部分的軟件,應參照《醫療器械軟件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2年修訂版)》的要求提供研究資料,內容包括基本信息、實現過程、核心功能、結論等內容,詳盡程度取決于軟件安全性級別,該類產品一般為中等。其中,基本信息包括軟件標識、安全性級別、結構功能、物理拓撲、運行環境、注冊歷史,實現過程包括開發概況、風險管理、需求規范、生存周期、驗證與確認、可追溯性分析、缺陷管理、更新歷史,明確核心功能、核心算法、預期用途的對應關系。軟件功能的驗證與確認至少應體現適用范圍中宣稱的測量功能,且應當與其它申報資料保持一致。

產品若具備電子數據交換、遠程控制或用戶訪問功能的獨立軟件和含有軟件組件的產品,應當參照《醫療器械網絡安全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2年修訂版)》提供研究資料,基本信息包括軟件信息、數據架構、網絡安全能力、網絡安全補丁、安全軟件,實現過程包括風險管理、需求規范、驗證與確認、可追溯性分析、更新維護計劃,漏洞評估明確已知漏洞相關信息。應提交網絡安全描述文檔,并在產品技術要求中規定相應的性能指標。

通過電子接口與其他醫療器械或非醫療器械交換并使用信息,應提供互操作性研究資料,包括基本信息、需求規范、風險管理、驗證與確認、維護計劃等內容。

3.生物學特性研究

應對產品各結構組成與患者和使用者接觸部分的生物相容性進行評價。角膜地形圖儀預期與患者接觸的部件主要是頦托、額托,與患者皮膚短期接觸。應按照GB/T 16886.1標準的要求開展生物相容性評價。若使用者需佩戴手套操作、配合頦托紙、額托紙使用,不與患者直接接觸,也可不進行生物相容性評價,但應在說明書中明確。

4.清潔、消毒、滅菌研究

一般情況下,角膜地形圖儀與人體表面皮膚接觸,無需滅菌,由使用者常規擦拭或中低水平消毒,可不提供消毒滅菌的驗證資料。若主機及配件涉及終端用戶高水平消毒/滅菌,制造商應當明確推薦的消毒/滅菌工藝(方法和參數)以及所推薦方法確定的依據及驗證的相關研究資料。

5.穩定性研究

使用期限一般主要取決于使用過程中部件、元器件的損耗、老化等,注冊申請人應按照聲稱的使用期限對設備進行老化/疲勞試驗,也可對影響設備使用期限的關鍵部件進行老化/疲勞試驗,例如設備中不可更換(或更換成本高)的部件,并提供相應的研究資料。研究資料應能證明上述部件按照所聲稱的使用期限,經過老化/疲勞試驗后,產品性能和安全仍符合預期的要求。使用期限也可基于已有數據進行合理的推斷、分析、計算得出,但應提供詳細的說明及支持性資料。可參考《有源醫療器械使用期限技術審查指導原則》的要求。

注冊申請人對包裝和產品進行模擬試驗,模擬在貯存和運輸過程中,遇到極端情況時,例如環境(溫濕度、氣壓等)變化、跌落、振動、加速度等,產品不會發生性能、功能改變,包裝設備具有保護產品的能力。經過模擬試驗后,觀察包裝外觀是否有不可接受的異常現象,對產品進行安全性和性能測試,證明運輸和環境測試后產品能夠保持其完整性和功能性。環境試驗可參考GB/T14710的要求。

6.光輻射安全研究資料

含有光源的產品均應提供光輻射安全的研究資料,可根據申報產品的實際情況,針對儀器上的光源,如照明光源、成像光源、固視光源等,可以參考ISO 15004-2的要求,提交相應的檢測報告。若申報產品含激光光源,應同時符合GB7247.1的要求。

7.其他研究資料

注冊申請人應提供一份具備實操性的校準說明及方案,應當能保障申報產品在整個使用生命周期內,測量功能可以滿足臨床使用的要求。

測量角膜表面分布曲率應當開展性能驗證,測試方法可以參考YY/T 0787,應當重點考察設備測量能力的準確性,并提交研究資料。可以選擇模擬工裝或活體眼開展。若采用活體眼,可參考ISO19980-2021相關的內容,并提交相應的研究報告。若采用工裝,用于測試的模擬工裝應考慮不同人眼特征的差異,設計因素考量除YY/T 0787涉及的內容還應當包含:(1)長、扁橢圓球形;(2)設置不同矢狀位模擬人眼球的運動及偏移情況。

測量的重復性,同一設備,相同操作者、相同環境溫度和濕度、相同地點,選取至少3個不同曲率半徑的工裝/活體眼,同一時間段內連續測量多次,每次測量應當重新對準工裝/活體眼,分別計算測量點角膜曲率的相對標準偏差。

測量的復現性,選取至少3個不同曲率半徑的工裝/活體眼,不同時間段內測量多次,每次測量應當重新對準工裝/活體眼,分別計算測量點角膜曲率的相對標準偏差。

重復性及復現性的測量點分布特征,在聲稱的測量區域內至少選取徑向6個距離,角度間隔不大于45°,可以參考JJF1865中7.3的適用部分。

8.其他資料

根據《關于發布免于臨床評價醫療器械目錄的通告》(以下簡稱《目錄》),用于通過非接觸方式測量人眼角膜表面形狀,獲得角膜曲率及屈光力等參數的設備屬于免于進行臨床評價的產品。應按照《列入免于臨床評價醫療器械目錄產品對比說明技術指導原則》的要求開展申報產品與《目錄》所述產品的等同性論證。提交申報產品與《目錄》所述內容的對比資料及申報產品與《目錄》中已獲準境內注冊醫療器械的對比說明。存在差異的,應提交差異部分對安全有效性影響的分析研究資料。該資料應能證明申報產品與《目錄》所述產品的基本等同性,若無法證明,應開展臨床評價。

與《目錄》內已獲準境內注冊醫療器械的對比應涵蓋《列入免于臨床評價醫療器械目錄產品對比說明技術指導原則》附件中所有對比項目,產品結構組成中各主要部件應分別對比。申報產品若還具備其他臨床功能且屬于免臨床目錄的,可通過免臨床目錄的評價方式比較相應的功能。

(七)臨床評價要求

    如角膜地形圖儀與《目錄》中所述產品有差異,應按照《醫療器械臨床評價技術指導原則》中其他評價路徑進行臨床評價。不屬于列入《免于進行臨床評價的醫療器械目錄》中的產品或工作原理或功能,如獲得眼前節生物學參數等。注冊申請人應當依據所申報產品的結構組成、性能參數和預期用途等,參考《醫療器械臨床評價技術指導原則》《醫療器械等同性論證技術指導原則》等相關要求提交臨床評價資料。

(八)說明書和標簽樣稿

產品說明書和標簽應符合《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GB9706.1、GB7247.1、YY9706.102中有關產品使用說明書及標簽的相關要求。光輻射安全參考ISO15004-1、ISO15004-2的要求。警告及注意事項至少包括:使用資質的要求,如只能由經過培訓的專業的醫務人員操作;電磁兼容方面相關的警告及措施;不應放置在影響本產品運行和性能的位置的警告;對檢修人員、銷售商及相關人員,應提供說明如何檢修產品的調整裝置及其工作過程。

醫療器械標簽因位置或者大小受限而無法全部標明上述內容的,至少應當標注產品名稱、型號、規格、生產日期和使用期限或者失效日期,并在標簽中明確“其他內容詳見說明書”。

關于測量功能、適用范圍的表述,說明書應與綜述資料、研究資料、臨床評價報告保持一致并明確適應證。

說明書還應參考《醫療器械軟件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2年修訂版)》體現軟件的功能、使用限制、輸入輸出數據類型、必備軟硬件、最大并發數、接口、訪問控制、運行環境(若適用)、性能效率(若適用)等信息,明確軟件發布版本;參考《醫療器械網絡安全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2年修訂版)》提供網絡安全說明和使用指導,明確用戶訪問控制機制、電子接口(含網絡接口、電子數據交換接口)及其數據類型和技術特征、網絡安全特征配置、數據備份與災難恢復、運行環境(含硬件配置、外部軟件環境、網絡環境,若適用)、安全軟件兼容性列表(若適用)、外部軟件環境與安全軟件更新(若適用)、現成軟件清單(SBOM,若適用)等要求。

三、編寫單位


本指導原則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編寫并負責解釋。

四、參考文獻


[1]《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739號)[Z].

[2]《醫療器械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7號)[Z].

[3]《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6號)[Z].

[4]《關于公布醫療器械注冊申報資料要求和批準證明文件格式的公告》(2021年第121號)[Z].

[5]醫療器械臨床評價技術指導原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告2021第73號)[Z].

[6]醫療器械軟件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2年修訂版)(2022年第9號)[Z].

[7]醫療器械網絡安全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2年修訂版)(2022年第7號)[Z].

[8]《醫療器械產品技術要求編寫指導原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告2022年第8號)[Z].2022

[9]JJF1001-2011 《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S].    

[10]JJF1865-2020 《角膜地形圖儀校準規范》[S].  

五、附表


醫療器械安全和性能的基本原則舉例



腹腔內窺鏡手術系統注冊審查指導原則第2部分:動物試驗決策判定和要求


本指導原則旨在為技術審評部門審評腹腔內窺鏡手術系統(也稱手術系統)申報資料提供參考,同時也用于指導注冊申請人對申報資料的準備及撰寫。

本指導原則是供注冊申請人和審評人員使用的指導文件,不涉及注冊審批等行政事項,亦不作為法規強制執行,如有能夠滿足法規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應提供詳細的研究資料和驗證資料。應在遵循相關法規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導原則。

本指導原則是在現行法規、標準體系及當前認知水平下制定的,隨著法規、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本指導原則相關內容也將適時進行調整。

一、適用范圍


本指導原則適用于多孔腹腔內窺鏡手術系統的動物試驗設計與實施,旨在指導注冊申請人科學地開展手術系統動物試驗研究,不適用于在非活體動物、離體組織或器官上進行的研究。

二、決策開展動物試驗的原則


注冊申請人決策利用動物試驗開展內窺鏡手術系統的安全性、有效性、可操控性評價時,可參考《醫療器械動物試驗研究注冊審查指導原則第一部分:決策原則》(2021年修訂版)的要求。

在申報產品的設計開發階段,注冊申請人應當對內窺鏡手術系統開展實驗室研究風險評估,且經過適當的風險評估后,再決策開展動物試驗。對于風險評估后決策需要開展動物試驗的情況,若需要開展臨床試驗,動物試驗應在臨床試驗前完成。

該類產品的結構組成通常包括醫生控制臺、患者手術平臺、影像處理平臺及配套使用的手術器械等。需要根據申報產品的實際情況,整體考量試驗目的后開展動物試驗。決策需要開展動物試驗用于評估手術系統安全性、有效性、可操控性的研究至少包括以下情形:

(一)無前代產品首次注冊的手術系統。

(二)已獲注冊證書的手術系統的變更注冊,及產品迭代的首次注冊的手術系統。

1.產品結構組成不發生變化,適用范圍中增加新的臨床術式應用于不同的組織類型/解剖結構,如在泌尿外科手術的基礎上增加普外科/婦科/胸外科手術等。

2.產品結構組成新增手術器械,且工作原理、手術操作(例:吻合與剪切)與原手術器械相比差異較大,此差異引入了新的安全性風險,如原結構組成中配套使用的手術器械為無源手術器械,變更注冊新增配套使用的高頻手術器械/吻合器/超聲刀等。

3.患者手術平臺機械臂數量發生變化,應開展動物試驗評價變更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適用范圍中新增非手術操作系統的功能且無法通過實驗室研究來驗證安全性和有效性,如通過更換成像組件/軟件升級增加手術系統的熒光成像功能。

5.已有手術器械適用范圍發生變化,如新增超聲刀與原型號相比閉合血管尺寸發生變化,應評價該器械在相兼容的原手術系統工作平臺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少包括實際閉合效果、可處理血管尺寸、術后愈合、術中出血、不良事件(應著重關注側向熱損傷和術后出血)等。

6.通過升級手術系統主機的軟件/機械功能改變了操控性能的設計,如主從端的腕部結構、傳動方式發生設計變更,增加力反饋功能等,可能會影響手術系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應單獨評價器械的匹配性和可操控性,如外科操作的手術效果。

(三)其他產品設計變更導致有效性、安全性、可操控性發生變化。

三、動物試驗研究方案設計


動物試驗的研究內容及結果可以為臨床試驗方案提供依據,預測在臨床試驗中可能出現的不良事件,降低受試者和使用者承擔的風險;同時還可作為手術系統臨床評價的支持性資料。注冊申請人在決定利用動物試驗開展手術系統的安全性、有效性評價時,可參考《醫療器械動物試驗研究技術審查指導原則第二部分:試驗設計、實施質量保障》的要求設計研究方案。

手術系統的動物試驗設計應從安全性、有效性、可操控性等角度考慮明確試驗目的、類型、方法、評價指標、手術過程、試驗結果及結論分析等,并形成完整的研究方案。

建議具有手術系統臨床操作經驗的外科醫生主導手術,且在獸醫協助下完成,以減少因手術系統操作經驗不足帶來的試驗結果偏倚;且建議在正式試驗之前設置培訓課程(如試驗動物的福利倫理審查和監管法規和標準要求,包括動物保定、麻醉及鎮痛、手術操作、仁慈終點、術后護理、安樂死技術、解剖要點、操控臺控制方式、用戶界面介紹、穿刺孔安排、縫合打結訓練、術中操作注意事項、意外處置技術等)。建議設計預試驗并完成可行性研究后開展正式試驗。                    

(一)動物種屬及術式的選擇

注冊申請人應當根據申報產品的適用范圍,充分考慮試驗的典型性,明確動物種屬(豬、犬等)的選擇比較醫學依據。可參考國家衛健委發布的診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系列規范,從手術難度分級、基本操作、目標組織類型、申報的手術器械等因素確定典型術式,例:

通過實施豬全子宮切除術及雙側附件切除術代表婦科手術;通過實施豬一側腎臟部分或全部切除術代表上尿路外科手術;犬前列腺切除術代表下尿路外科手術;通過實施豬直腸及遠端胃切除術代表胃腸外科手術;通過實施豬的肝部分切除(包含膽囊切除)代表肝膽外科手術;通過實施豬一側的肺葉/肺段切除代表胸外科手術。以胃腸外科和肝膽外科的手術代表普外科手術。申請人可參照上述典型術式開展動物試驗,若采取其他術式,需論證其合理性。

動物試驗應盡可能涵蓋所有外科基本操作,通常包括:抓持、切開、分離、牽拉、剝離、止血、結扎、縫合、剪切、血管閉合、空腔臟器吻合、組織的凝閉等。評價的動物組織(若有)至少涵蓋:系膜、網膜、韌帶、肌肉、筋膜、脂肪結締組織、血管、淋巴管(結)、實質臟器(代表術式)、空腔臟器(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等,組織類型應根據申報產品擬申報的適用范圍選擇。

(二)方案設計

可設對照組,注冊申請人可以選擇已上市手術系統或選擇腹腔內窺鏡操作下的術式進行比對。若選擇已上市手術系統作為對照組,兩組配套使用的操作器械的工作原理、作用機理應當相同/相似,且涵蓋申報產品結構組成中的手術器械。若采用平行對照研究,兩組間除研究器械外的其他試驗條件應保持相同,如其他手術器械、試驗材料及耗材、試驗藥品、術前準備、術中監測、手術操作過程、術后護理及處理等。如,試驗組及對照組應同時使用能量類/非能量類手術器械;鈦夾數量及位置應大致相同等。

若不設對照組,可適當增加每種代表術式的數量。應明確安全性、有效性等評價指標的確定依據,可以是已有的公開發表的文獻、經驗數據等。

應描述實驗動物種屬、級別(或質量描述)、性別、年齡、體重、來源,飼養及處理方式。動物數量可按照試驗設計需求自行設定,應明確數量的確定理由或依據、分組原則,如選擇的動物模型對于產品應用于人體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具有局限性,應對研究結果的影響進行詳細說明。

若產品結構組成包含能量類手術器械,動物試驗應能觀察到產品作用于動物之前、之后不同時間點的組織狀態,研究中選擇的觀察時間點應有合理依據。由于動物模型和人體之間組織損傷與愈合應答存在差異以及不同手術器械能量參數設置存在差異性,因此應合理評估安全性、有效性的最終觀察時間點,應充分考慮評估術前、術中、術后的組織狀態。

評估試驗過程應滿足動物試驗方法學的需要,若試驗組與對照組設備的工作原理相同/相似,評估標準及觀察時間點應統一。

試驗之前應對操作人員進行充分的培訓,使其充分了解配套使用的手術器械各工作模式(設置參數)的選擇原則,在試驗時,由操作者針對靶器官/組織情況選取適當的工作模式(設置參數)。應對病理評價/閱片者設盲,病理學評價的人員應具有相應的資質。試驗組和對照組(若有)試驗應由相同操作者進行,且操作者應當進行充分培訓。

  動物試驗設計,原則上在同一只動物只能完成一種手術方式,若需實施多個臟器切除術,應說明多個臟器切除術的場景與依據,避免對同一只動物重復實施手術,造成累積性的或過度性的傷害,且動物試驗應滿足典型術式的完整性、合理性。

(三)手術操作系統的評價

通常應包含安全性、有效性、可操控性等評價指標。

1.安全性,試驗研究中建議盡可能對相關的不良事件進行觀察,并統計發生率,評價綜合并發癥。至少包括:在模擬臨床操作常規條件和術者操作習慣的情況下進行手術的能力;是否因產品功能失效對非靶組織、非靶器官造成損傷;是否因產品功能失效對靶組織、靶器官造成非預期的額外損傷;是否引起血管損傷導致嚴重出血、組織修補;是否引起嚴重大出血危及生命;生存期內(3-4周)生命體征、實驗室檢查、圍手術期并發癥發生情況,如術后大出血、吻合口瘺、腹腔感染、膽漏和尿漏等;手術操作系統及手術器械故障發生情況。如果安全性評價指標與本導則不同,應當給出設定依據并評估能否滿足安全性觀察終點。

手術中安全性評價應注意觀察各種與安全性相關的問題或突發事件,應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內容:器械彎折或斷裂、閉合不嚴、絕緣層破裂、器械移動旋轉偏擺失效、主從控制系統異常斷開、能量平臺激發失效、內窺鏡系統顯示故障、機械臂互相碰撞,以及動物在術中發生的一系列非正常理化及生命體征監測的變化:如、氣體栓塞、氣胸、二氧化碳蓄積、低血壓、呼吸衰竭、手術入路的擠壓傷等組織器官的非預期損傷。

2.有效性,應設計主要評價指標和次要評價指標。

主要評價指標可為動物存活狀態下順利完成試驗目的的比例。順利完成全部方案設計中的手術操作且術后動物存活至術后恢復觀察期結束視為手術成功。未順利完成原手術方案設計中手術操作系統完成的全部操作,術中因大出血、器械故障、系統故障等意外情況中轉成腔鏡手術或開腹手術,或發生術后并發癥如遲發性出血、臟器破裂、嚴重感染危及動物存活或者死亡,視為手術失敗。

次要評價指標至少包括:成像質量、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系統失效發生次數等。

手術操作系統成像質量的評價可參考《醫用內窺鏡臨床評價體系專家共識》中的評價指標設定,此外還應對3D成像性能(若有)、熒光成像能力(若有)進行驗證。

3.可操控性的評價可采用主觀評價,但指標應量化且具備實操性、適用性。至少應包括:

 (1)醫生及患者手術平臺的人體工程學設計性能,可參考YY/T 1474、YY/T 9706.106 、FDA指南Applying Human Factors and Usability Engineering to Medical Devices制訂。可通過操作者的表面肌電圖收集,客觀評價軀體工作負荷;并結合心理工作負荷量表主觀評價。

   (2)手術操作系統性能:包括主從操作、機械臂運動、用戶接口易用特性、各手術器械與手術操作系統聯合使用性能、控制平臺與影像處理平臺的圖像移動一致性、器械移動的平順性和夾持的穩定性等。

4.手術器械的評價

與手術操作系統配合使用的手術器械通常應評價可用性,還應評價能量類手術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應通過開展典型術式的全部基本操作驗證手術器械的靈活性。

可操控性的評價應當側重于驗證手術操作系統對手術器械控制。除典型術式的全部基本操作外,還應根據各自由度的圖示評價手術器械實現的自由度數量、各自由度的運動方向、運動范圍等是否能滿足預期臨床需求。

能量類手術器械的評價可通過動物試驗開展量效關系和熱損傷的研究。可參考相關專用指導原則對動物試驗的要求,如《超聲軟組織手術設備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23年修訂版)《高頻手術設備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23年修訂版)《腔鏡用吻合器產品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手術電極產品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等。

手術器械的評價可通過分析評估后選取典型型號進行驗證。例1,確定典型術式后,同一非能量類的手術器械有多個不同的設計,可選擇結構最復雜、自由度最多、末端執行器位姿空間(角度、距離)最大的型號作為最不利情況進行動物試驗。例2,已獲證的手術系統,若產品結構組成新增能量類手術器械的型號且工作原理、作用機理與原型號相同/相似,可選擇典型型號驗證。如新增雙極鉗型號與原型號相比頭端部尺寸變化,可單獨評價頭端部大小/形狀/輪廓、抓持力、開口角度、運動范圍等。

5.試驗結果及結論

應對手術操作系統及手術器械的試驗結果進行整體評價并提供完整的研究報告。應包含各組生存期內各評價指標的試驗結果及其分析,試驗組及對照組設備偏差、管理偏差,評價偏差對試驗結果的影響等。熱損傷報告應提供高質量的彩色圖像,并應清楚標明損傷區域邊緣及測量方法。應分析結果匯總結論,并評價可操控性、安全性、有效性。

四、試驗報告


動物試驗報告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動物模型選擇依據、試驗的質量保障聲明及相關證明資料、試驗目的、試驗計劃、試驗材料、試驗組及對照組(若有)情況、其他試驗用設備和機器及藥品情況、試驗結果及分析與結論。

試驗計劃中應詳述樣本量或動物的數量及分組,評價指標及評價標準。應對試驗環境、試驗步驟進行描述,明確試驗組準備、動物準備、手術方法、手術部位、術前準備等。應對手術過程進行詳細描述。

試驗結果描述應清晰,結論應明確。如,完成了***手術,未發生與器械相關的不良事件;這些結果顯示,采用***手術系統可以安全有效地完成***手術。

注冊申請人應當保障手術系統動物試驗數據的真實性和科學性負責,實施與質量保障的具體要求應當符合《醫療器械動物試驗研究注冊審查指導原則第二部分:試驗設計、實施質量保障》中的要求。

五、參考文獻


[1]秦川,魏泓.實驗動物學第二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2]《超聲軟組織手術設備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23年修訂版)(2023年第4號通告)

[3]《腔鏡用吻合器產品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17年第44號通告)

[4] General Considerations for Animal Studies Intended to Evaluate Medical Devices [EB]. 

[5]《醫療器械動物試驗研究技術審查指導原則第一部分:決策原則(2021年修訂版)》(2021年第75號通告)

[6]《醫療器械動物試驗研究注冊審查指導原則第二部分:試驗設計、實施質量保障》(2021年第75號通告)

[7]《高頻手術設備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16年第21號通告)

[8]YY/T1754.1-2020醫療器械臨床前動物研究第1部分:通用要求

[9]GB/T35823-2018實驗動物 動物實驗通用要求

[10]醫用內窺鏡臨床評價體系專家共識 [J].中國肺癌雜志2020年6月第23卷第6期

[11] GB/T 35892-2018 實驗動物 福利倫理審查指南



腹腔內窺鏡手術系統注冊審查指導原則第3部分:三維內窺鏡


本指導原則旨在指導注冊申請人對腹腔內窺鏡手術系統(以下簡稱手術系統)用三維內窺鏡注冊申報資料的準備及撰寫,同時也為技術審評部門審查注冊申報資料提供參考。

本指導原則是對三維內窺鏡的一般要求,申請人應依據產品的具體特性確定其中內容是否適用。若不適用,需具體闡述理由及相應的科學依據,并依據產品的具體特性對注冊申報資料的內容進行充實和細化。

本指導原則是供注冊申請人和技術審評人員使用的指導性文件,但不包括審評審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項,亦不作為法規強制執行,應在遵循相關法規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導原則。如果有能夠滿足相關法規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詳細的研究資料和驗證資料。

本指導原則是在現行法規和標準體系以及當前認知水平下制定,隨著法規和標準的不斷完善,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相關內容也將適時進行調整。

本指導原則應與醫療器械注冊申報資料要求配合使用。

一、適用范圍


本指導原則適用于多孔腹腔內窺鏡手術系統(簡稱手術系統)中的三維內窺鏡(以下簡稱內窺鏡),既適用于具有機械臂接口,可安裝在機械臂上由系統進行操控的專用內窺鏡,也適用于不由機械臂操控可獨立使用的通用內窺鏡。單孔腹腔內窺鏡手術系統用內窺鏡可參考本指導原則的適用部分。



醫療器械光輻射安全

注冊審查指導原則


本指導原則旨在指導注冊申請人識別產品光輻射風險并采取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提交相應的注冊申報資料,同時指導技術審評人員對相關文件進行審評。

本指導原則是對醫療器械光輻射安全的一般要求,注冊申請人需根據產品特性和風險程度確定本指導原則具體內容的適用性,若不適用詳述理由。注冊申請人亦可采用其他符合法規要求的替代方法,但需提供詳盡研究資料。

本指導原則是供注冊申請人和技術審評人員使用的技術指導性文件,不涉及注冊審批等行政事項,亦不作為法規強制執行,如有能夠滿足法規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應提供充分的研究資料和驗證資料。應在遵循相關法規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導原則。

本指導原則是在現行法規和標準體系以及當前科技能力、認知水平下制定,隨著法規、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科技能力、認知水平的不斷發展,本指導原則相關內容也將適時調整。

一、適用范圍


本指導原則適用于產品包含光源(包括激光和非激光),且光源發出的光預期作用于人體的醫療器械。既包括通過光源實現其主要預期用途的醫療器械,例如內窺鏡冷光源,激光手術設備等,也包括光源僅為產品的一部分,實現輔助功能或部分功能的醫療器械,例如腹腔內窺鏡手術系統中的激光定位模塊,內窺鏡產品中集成的照明光源等。


附件下載

image.png

上一篇:美容儀注冊相關|最新!標管中心官方發布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產品分類界定解讀   下一篇:最新|國家藥監局器審中心關于發布醫療器械可用性工程注冊審查指導原則的通告(2024年第13號)
咨詢熱線: 13699556075  4007 788 69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午夜爽爽爽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在线dvd |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三区 | 日本成人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 欧美亚洲精品社区 | 成人永久福利在线观看不卡 | 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网不卡 | 日韩精选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欧美剧情v网站在线看 | 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伦理片在线线手机版韩国免费6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 | 国产大陆精品另类xxxx | 精品影视 | 成人app | 免费观看性欧美一级 | 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另类激情在线观看网站 | 日韩精品福利资源网站在线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日韩在线观看高清 | 性爱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 国产羞羞又硬又粗又长又大 |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免费看 | 韩国男女 | 日本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口 精品撒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91午夜在线免费观看小视频 | 51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 91李宗精品72集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 | 男人扒开女人下面狂躁免费视频 | 综合狠狠 | 欧美在线三级艳情网站 | 国产精品成人永久在线 |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今日更新国产主播 | 精品人成在线电影 | 伦理片免费观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