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
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也稱“赤口”“赤狗日”,依據地區風俗不同又被叫做“豬日”、“赤口日”、“老鼠娶親日”,是中國農歷一年之中的第三天,亦是正月第三天,正月最早源自春秋時期,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定正月初三為天慶節。
初三習俗有哪些?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要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吃合子 民間有俗語說: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很明顯,初三有吃合子的習俗,在這里合子含有團團圓圓的美好寓意。合子是中華面食中的一種,是中國北方,尤其是在京、津地區流行的一種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