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
正月初四,又叫大年初四,又稱為“羊日”,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是春節的一部分,是中國農歷一年之中的第三天,亦是正月第三天。在福建的莆田地區,大年三十叫做歲,而初四叫做大歲。
初四習俗有哪些? 迎灶神 正月初四,是女媧創世神話的“羊日”,故常說的“三羊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傳統的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而年前臘月二十四是送神的日子。俗諺說:“送神早,接神遲”。在中國的傳統習俗中,正月初四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這一天,人們通常會留在家里,準備豐盛的果品,點燃香燭并燃放鞭炮,以迎接灶王爺的歸來。因為“小年”那天,灶王爺已經上天庭做匯報,正月初四則是灶王爺返回人間的日子。人們相信,通過這樣的儀式可以迎接灶王爺的歸來,同時也祈求家庭平安、幸福。這個習俗體現了人們對灶王爺的敬畏和感恩,也表達了對家庭和生活的美好愿景。 接財神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商家春節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初五日才是俗傳財神生日,由于大家求利心切,都想自己比人家早一點迎到財神,于是,這時間就一點點提前了,甚至提前到初四的早晨,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