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玻尿酸、肉毒素,醫美下一個高增長潛力賽道在哪里?
11月8日,愛美客與Jeisys簽署了一份經銷協議,獲得了Jeisys 旗下兩款光電抗衰器械在中國的推廣、分銷、銷售和相關服務,成為中國內地經銷商。
在愛美客之前,國內醫美廠商開啟了對醫美設備廠商“買買買”、“投投投”的瘋狂模式,昊海生物科技收購以色列美迪邁EndyMed、華東醫藥收購以色列Viora、珀萊雅、貝泰妮投資擁有單極射頻技術YOUMAGIC的威脈醫療等。
拒不完全統計,2021年至今,僅光電醫美上游產業鏈,就有芙邁蕾、南京佰福、雅光醫療、京渝激光、威脈醫療等超30家企業獲得融資,異?;馃?。
資本蜂擁入局醫美設備行業,透露出怎樣的風向?
三年內,國內醫美的技術風向悄然改變:曾經風靡一時的玻尿酸(即透明質酸鈉)類注射產品或現“飽和”態勢;新一代的再生醫美以及不“動刀”、不“打針”的光電類醫美開始流行。
據部分美容機構介紹,玻尿酸類注射產品已經“不再排滿日程”,因為“現在的消費者更注重改善膚質膚色”。
在年輕人中,已經不流行往自己臉上打東西了,消費者更喜歡‘自然美’,主要是使用儀器設備進行膚色、膚質的改善。”
光電醫美項目作為非侵入式醫美項目,用戶對其接受閾值相對較低。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醫美消費者至鐘愛/至想嘗試的醫美項目中,47.34%的調研用戶至鐘愛/至想嘗試光電類項目。此外,光電醫美品類光子嫩膚不僅是大多數醫美達人的醫美啟蒙項目,還是美白嫩膚領域的“吸金獸”?!?022年光電醫美行業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光子嫩膚在美白嫩膚光電醫美項目GMV占比為90.8%。
醫美消費者偏好的改變、光電美容的盛行,也可能部分反映在一醫美上游公司的業績上。
有著“玻尿酸第一股”之稱的華熙生物在2023年中報凈利潤首次出現負增長(自2019年上市以來),雖說直接誘因為核心功能性護膚品業務,但從其他角度來看,公司玻尿酸原料和產品板塊正處于價格下降的趨勢,同時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華熙生物的銷售費用累計支出達85.25億元,同期內的銷售費用率一度漲超60%。
另一邊,核心業務在醫療美容機構B端的愛美客也出現了增速放緩的態勢,2023年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11億元,同比增長17.58%;歸母凈利潤4.55億元,同比增長13.27%;向來公司第三季度業務好于第二季度,但在環比數據方面,第三季度營收環比下滑14.3%。
光電醫美設備(又稱“能量源設備”)的原理是將激光、射頻、超聲等能量形式作用于皮膚,達到醫美效果,產品也以上述三種原理進行分類。其中,激光類設備包括脈沖光(光子嫩膚)、激光(皮秒、點陣等),主要用于嫩膚、脫毛、祛斑等基礎美容;射頻類設備包括“熱瑪吉”“熱拉提”等;超聲波類產品包括超聲(超聲刀),多用于進階需求抗衰、減脂等。
據頭豹研究院對市場規模的測算數據,中國光電類醫美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93.61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216.01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31.94%,2020年受疫情影響收縮至191.73億元。中泰證券研究所認為,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我國光電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將迅速恢復,預計到2022年,該行業市場規模將超350億元。
其中,器械設備是光電醫美行業產業鏈價值量至高的環節。業內有觀點認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光電醫美行業的競爭實則是器械設備功能的較量。
從全球市場來看,目前歐美發達國家仍在光電醫美設備研發制造領域占據主導地位。行業人士指出:“有些技術性問題國產設備目前還無法解決,導致歐美設備占據主要市場?!?/p>
頭豹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中國光電類醫美行業概覽》顯示,當前國內的光電醫美設備主要依靠進口,本土企業仍受制于國外企業的技術,但目前有部分國產品牌在技術領域不斷追趕。
另一方面,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年至2028年中國光電醫美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我國開展醫美項目的醫療機構參差不齊,中上游市場藥械產品、終端醫療機構及醫師資質均仍有待規范。2019年,中國光電醫美合法機構的設備結構中,進口設備、國產設備的占比分別為80%、9%。
從光電醫美國內目前頭部企業情況來看,未有資本出現,整體競爭力和發展階段處于早期,這樣具備競爭格局良好的市場,令上市醫美資本垂涎并不出奇。
另外,光電醫美作為目前醫美機構獲客引流的新主要手段,上游醫美廠商也可以通過切入光電設備制造,來構筑品牌體系的優勢。
醫美行業的“單品”紅利時代正在一去不復返,隨著更多玩家的進入,強如愛美客之流也需要積極尋找新增長點,打造更全面而豐富的產品矩陣體系,以覆蓋求美者迭代的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