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械知識】中頻治療儀上的超聲波

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于20000赫茲(20kHz)的特殊類型聲波??。
在臨床醫學中,超聲波的頻率通常在1兆赫茲到30兆赫茲之間,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強的特點,并且在液體中傳播距離遠。超聲波進入人體后,在各個組織界面間可發生反射、折射、散射等反應,有部分超聲波返回至探頭,將數據經過特殊處理后,可在屏幕上以不同圖像顯現,供臨床醫生判斷內臟組織器官是否存在異常。超聲波對人體沒有輻射,通常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在醫學領域有廣泛應用,如B超檢查等?。
在中頻治療儀上,超聲波通常作為一種物理治療方法,利用其機械效應、溫熱效應和空化效應,促使藥物透過完整皮膚,增強藥物滲透,促進炎癥吸收,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營養供給、激發受損組織再生、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
超聲波在中頻治療儀上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超聲波的機械效應、溫熱效應和空化效應,促使藥物透過完整皮膚,實現物理促滲和治療效果?。
超聲波治療部分,通過特定頻率、特定聲強、特定脈沖開關比的超聲波為動力,作用于人體表面。超聲波在人體內能產生溫熱、理化、震動的功效,這些效應能夠使皮膚的角質層細胞通透性增加,有利于藥物透入體內,實現藥效的迅速釋放?。同時,超聲波的機械效應可以刺激肌肉組織,起到鎮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等作用;溫熱效應則有助于消炎、消腫;空化效應能夠加速組織修復進程?。
中頻電流治療部分,使用中頻交流電(如正弦波、脈沖波、調制波等)進行治療。中頻電流能夠進一步刺激肌肉組織,擴張血管,促進炎癥消散,軟化瘢痕,松解粘連,以及興奮神經肌肉組織等?。
超聲波在中頻治療儀上主要發揮了以下多功能美容理療作用:
疼痛緩解?:超聲波通過發射高頻聲波,產生熱量,幫助緩解肌肉和肌腱等組織的疼痛和腫脹。對于關節炎、腰痛等慢性疼痛疾病,以及因美容理療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輕微不適感,超聲波治療都能顯著改善癥狀?。
?促進血液循環?:超聲波振動可增加血管通透性,提高微循環效率,進而促進血液循環。這有助于減輕水腫和瘀血等癥狀,對于靜脈曲張、淺靜脈血栓等疾病,以及美容理療中需要改善皮膚血液循環的情況,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組織修復和再生?:超聲波能刺激細胞活性,加速新陳代謝,有助于組織修復過程中的生長因子釋放和細胞遷移。這對于軟組織損傷修復、手術后康復以及美容理療中促進皮膚細胞新陳代謝、增加皮膚彈性和緊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超聲波還具有改善淋巴引流、增強藥物滲透等功效。在美容理療領域,超聲波的這些作用共同促進了肌膚的緊致提升、改善膚色、減少皺紋等美容效果?。
中頻治療儀上超聲波的日常使用建議包括:保障治療頭緊貼皮膚、合理調整治療參數、注意觀察皮膚反應以及遵循專業指導?。
?保障治療頭緊貼皮膚?:使用中頻治療儀的超聲波功能時,應將治療頭與皮膚輕輕接觸,中間充滿耦合劑為佳,保障治療頭緊貼皮膚,不留有任何細微空隙。這樣可以提高治療效果,避免治療過程中的不適感?。
?合理調整治療參數?:超聲波治療的效果與參數設置密切相關。應根據治療部位、病情嚴重程度以及個人耐受程度,合理調整超聲波的頻率、強度和治療時間。避免用增大強度來縮短治療時間,也不能用延長時間來降低治療強度?。
?注意觀察皮膚反應?:在治療過程中,應緊密觀察皮膚反應。如治療部位出現過熱、疼痛或燒灼感,應及時停止治療,找出原因并予以處理,避免發生灼傷。同時,治療結束時,應將超聲輸出調回“0”位,關閉電源后再將治療頭移開?。
?遵循專業指導?:中頻治療儀的超聲波功能雖然安全有效,但并非適合所有人群。在使用前,應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并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對于孕婦、心臟起搏器使用者、惡性腫瘤患者等特定人群,使用中頻治療儀可能存在風險,應謹慎使用或避免使用?。
此外,日常使用中還應保持治療儀的清潔和干燥,定期檢查設備是否正常工作,以保障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中頻治療儀上的超聲波技術也將在美容醫療領域展現出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無論是面部年輕化、身體塑形,還是皮膚問題的治療與改善,超聲波技術都將以其獨特的優勢,成為越來越多人追求美麗的首選。同時,我們也期待這項技術能夠與其他新興科技相融合,共同推動美容醫療領域向更高層次邁進。